关于文字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文化内涵,关于中国文字
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是在微信群的交流过程中发现的。
例如,许多崇尚“君子风度”甚至以“君子”自诩的人,一开口
总会首先来一句:“窃以为”。他们从来都不会说:“我以为”。
在其思维意识中可以显明的看见:他们刻意忌讳使用“我”这个字。
似乎这个“我”字,会挡住什么似的?“我”字到底会挡住什么呢?
挡住表达“谦虚”的态度?挡住与交流的群体融为一体的意愿吗?
可是令人别扭和让人感觉不合套的是他们所表达的文字的内容
并没有让人看见他们的“谦虚”,而是处处曝露显然的固执己见。
事实上,仅仅一个“窃以为”说明不了什么问题。能说明问题的是,
将这些人嘴里的一整套习惯用语集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副特征画面:
在卑称自己时必用:窃以为,在下,卑职,拙著,鄙人,小人,敝人,小弟,匹夫等等
同时用于尊称对方,则是:尊言,在上,上官,大作,大人,贵人,兄台,英雄,上人、、、
目的都是为了时刻不忘刻意表现自己:尊人、卑己。尊上、卑己。绝不放过尊上的机会!
请注意!中国的所谓“君子”从来都不会在平民面前表现他的谦卑!
他们在坚持,或者潜意识中,在“上司”面前刻意践踏自己的同时,
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甚至无意识地下视比自己“社会地位”卑下之人。
这种自卑的表演毫无疑问在丛林社会中可以为个人赢得最佳势能。
文以化人,无处不在。什么样的文化,必然地教化出什么样的人。
在此,我用网上下载的一段文字,一个台湾基督徒对这个问题的认知
让读者自己去评判。
“謙卑是眾生平等的概念,因為與神相比,我們每個人都沒什麼好誇口的,
我沒有比誰優秀,但也沒有比誰不好,
謙卑會幫助我們 不把焦點 放在競爭與比較上。
但自卑卻很容易把自己放在競爭與比較的情境裡,
於是很容易把自己看成比較差的、無用的、沒價值的。”
1. “但自卑卻很容易把自己放在競爭與比較的情境裡,”
中国的“君子”,与“小人”这正反相生的两个名称的同时使用,
“君子”这个并不“谦卑”,而是“狂妄自大”的文字本身,
正是将自己,放在“小人”与广大“庶民”之上的铁证。
2. “把自己看成比較差的、無用的、沒價值的。”
这 在中国“君子”的心里事实上统统都是假的!
在他们的骨子里一直认为,他们才是“先进文化的代表”;他们才有资格永远统治别人!
人世界有一个真正,在真理和人权面前彰显谦卑的文字:它的名字叫:公民。